
厚德精业 传承创新配资炒股大全
警惕身体的“酸危机”——认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
骨科知识 健康科普
糖尿病酮症酸中毒(DKA)是糖尿病的一种急性、严重、甚至危及生命的并发症。它并非遥不可及,了解它,才能更好地预防和应对。
一、什么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(DKA)?
当身体严重缺乏胰岛素或无法有效利用胰岛素时(常见于1型糖尿病,或2型糖尿病在特定诱因下),血糖会急剧升高。此时,身体被迫分解脂肪来供能,产生大量酸性物质——酮体。酮体在血液中堆积,导致血液变酸(代谢性酸中毒),引发全身代谢严重紊乱。若不及时救治,可导致昏迷甚至死亡!
二、哪些人容易发生DKA?
1.型糖尿病患者:胰岛素绝对不足,是DKA的高发人群。
展开剩余78%2.型糖尿病患者:在以下诱因下也可能发生:
(1)感染(如肺炎、尿路感染)
(2)创伤、手术、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等应激状态
(3)突然停用或不适当减少胰岛素/降糖药
(4)暴饮暴食或酗酒
(5)妊娠期(妊娠期糖尿病或原有糖尿病)
(6)其他人群:未被诊断的糖尿病患者首次发病可能就以DKA形式出现。
DKA起病常较急,典型症状包括:
1.“三多一少”加重:极度口渴、多尿、乏力虚弱。
2.酮体堆积表现:呼吸深快(Kussmaul呼吸),呼气可能有烂苹果味(丙酮味)。
3.恶心、呕吐、食欲不振。
4.部分患者可有腹痛(尤其儿童)。
5.脱水表现:皮肤干燥、弹性差、口干舌燥、眼窝凹陷、尿量减少、心跳加快、血压下降(严重时休克)。
6.神经系统症状:头痛、烦躁、嗜睡、意识模糊,甚至昏迷。
重要提示:老年人或部分患者症状可能不典型(如无明显多饮多尿),仅表现为乏力、精神萎靡或消化道症状,需格外警惕!
四、遇到DKA怎么办?——立即就医!
DKA是医疗急症,必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前往医院急诊!切勿在家自行处理!
核心治疗措施(需在医院进行):
1.快速补液:纠正脱水,恢复有效血容量,是抢救的首要关键。
2.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治疗:持续静脉泵入胰岛素,平稳降低血糖,抑制酮体生成。
3.纠正电解质紊乱:严密监测并及时补充钾、钠等重要电解质(尤其是补钾)。
4.纠正酸中毒:通常随着补液和胰岛素治疗,酸中毒会改善。严重酸中毒时可能需要谨慎使用碱性药物。
5.去除诱因:积极寻找并治疗诱发DKA的原因,如控制感染。
五、如何预防DKA?
糖尿病患者预防DKA至关重要:
1.规律监测血糖:按时测量血糖,尤其在生病(感冒、发烧、腹泻等)、应激(手术、创伤)、或感觉不适时,务必增加血糖监测频率。
2.遵医嘱用药:切勿擅自停用或随意调整胰岛素或降糖药物剂量。即使生病吃不下饭,也需咨询医生如何调整用药。
3.生病管理计划:与医生制定“生病日”管理方案,了解在生病时如何调整药物、饮食和监测。
4.警惕诱因,及时就医:出现持续呕吐、腹泻、无法进食、血糖居高不下(>13.9-16.7mmol/L且持续升高)、或任何疑似DKA症状(深快呼吸、恶心呕吐、意识改变等)时,必须立即就医。
5.加强知识学习:患者及家属应主动学习糖尿病知识,了解DKA的诱因、症状及应对措施。
六、扫清常见误区:
❌“只有1型糖尿病才会得DKA”→ 错!2型糖尿病患者在感染、停药等诱因下同样可能发生DKA!
❌“血糖不高就不会是DKA”→ 错!少数特殊人群(如孕妇)发生DKA时血糖可能只是中度升高(“正常血糖性DKA”)。
❌“在家多打点胰岛素/吃点药就能好”→ 大错特错!DKA是急症,家庭处理极其危险,必须立即送医院抢救!
作者:白 云
来源:重症监护病房
((图片来源于网络公开渠道,如有版权争议,请联系删除))
编辑:刘旭政
校对:任志秋
审核:孙竹清配资炒股大全
发布于:北京市人人顺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